8月初的一天下午,在市工人醫院,該院內分泌一科副主任楊曉琳正帶領科室醫生,通過我市搭建的京津“疑難重癥遠程會診平臺”,就收治的一例罕見病病例與北京協和醫院專家進行遠程會診。醫生、專家、患者通過視頻,面對面詢問交流,最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明確了下步治療和隨診計劃。
與此同時,在距工人醫院約半個小時車程的高新區老莊子鎮中心衛生院二樓醫辦室內,該院醫生與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營養科和神經內科專家,針對最近收治的一位女性患者病情進行會診,確定診斷結果和治療方案?!拔覀兝蟽煽跉q數大了,出行不便。真沒想到,現在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市里大醫院專家優質的醫療服務,忒方便了?!迸c醫辦室相隔的病房內,75歲的徐大媽得知,市里三級醫院的專家通過遠程會診就給自己看了病,不用跑到市區,在衛生院就能治療,免去往返市區的周折,別提多高興了。
不論是80歲的罕見病病例患者,還是就醫不便的徐大媽,足不出市就享受到了京津和我市知名專家優質的醫療服務,這都要得益于我市深化醫療衛生協同發展,建立了疑難重癥醫療援助體系。
疑難重癥醫療援助體系的建立,旨在持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服務民生作用最大化,解決群眾看病難特別是看大病難問題,實現域內外優質醫療資源有效鏈接,打通信息不對稱、渠道不順暢的堵點,暢通疑難重癥會診轉診綠色通道,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為此,我市于2022年11月成立了市疑難重癥醫療援助中心,統籌推進全市疑難重癥醫療援助體系建設。同時,以市工人醫院以及市中心區其他三級醫院和專科醫院為基礎,依托唐山市各醫院與北京市、天津市等外地多家知名醫院的多領域、多專業、多學科合作關系,開通唐山市與京津等地醫療機構的疑難重癥遠程會診平臺和轉診綠色通道,搭建起市級“疑難重癥遠程會診平臺”和京津“疑難重癥遠程會診平臺”,滿足不同病種、不同人群的會診、轉診需求。截至目前,已完成遠程會診899例。其中,京津等外地遠程會診458例,市級遠程會診441例。共轉診11例,其中轉京津治療2例,市內縣轉市9例,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我市多通道醫療援助網格體系的建立,打通了疑難重癥患者診治便捷、快速通道,拓展了疑難重癥就診渠道,緩解了“看病難”尤其是“看疑難重癥難”問題。已完成對接會診平臺的縣(市、區)48家醫院可實現與市級8家三級公立醫院“點對點”遠程會診;3家市級三級醫院與京津等外地知名醫院可實現疑難重癥遠程會診;5家縣級醫院與北京知名醫院可實現疑難重癥遠程會診。
實現了域內外專家資源有效整合。通過建立市、縣兩級專家庫,以遠程會診平臺為載體,實現唐山專家與京津專家之間的有效整合,使我市居民不出唐山即可享受到京津和市級醫療專家服務。
推進了分級診療。目前我市搭建的縣(二級醫院)-市(三級醫院)-京津等外地醫療機構遠程會診模式,疑難重癥遠程會診從設計思路和實踐操作均按醫療機構功能定位開展,通過自下而上逐級轉診、會診,有效推動了上下轉診分級診療,初步實現了“大病不出市”“疑難重癥有救治”的目標。
下一步,我市疑難重癥醫療援助中心將繼續加大工作督導和協調力度,完善醫療援助信息網絡,依據縣(市、區)實際需求,進一步豐富域內醫療機構與市內三級公立醫院會診平臺的對接,抓好入庫專家培訓,并對全市疑難重癥遠程會診病例開展階段性分析,為常態化開展遠程會診工作奠定基礎。
下一篇:北京召開的世界機器人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