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障是基本的民生工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發展是做好民生工程的關鍵途徑。隨著我市醫保制度改革不斷走深、走實,一張具有唐山特色的醫療保障“線路圖”正在徐徐展開……
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大額)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惠民保險“惠唐保”和醫療救助多重保障體系,織密醫療保障網,形成了既保大病又管小病、既保基本又管精準的保障合力,讓醫療保障更加有溫度、有力度、有厚度,書寫了一份實在、暖心的民生答卷。
堅持保障為本,基本醫療保險保障群眾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近日,正在工人醫院查體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曾患過病毒性心肌炎、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需每半年前往醫院復查。“我復查時一般會驗血,進行動態心臟彩超、心電圖等檢查,還需每月服用藥物。之前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待遇較低,不足以覆蓋我復查的費用,今年5月1日起我市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待遇支付限額提高一倍,給我減輕了經濟負擔。”王女士說。
王女士所享受到的“健康福利”,是我市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的重要成果。
我市醫保工作致力于強化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建設,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旨在為人民群眾提供可及、可持續的醫療保障。城鎮職工醫保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用人單位及靈活就業人員均可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不屬于城鎮職工醫保參保范圍的我市戶籍城鄉居民,依法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實現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全覆蓋,構建起全民健康安全網。
目前,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參保人員住院費用政策范圍內最高報銷比例分別為96%和90%,今年我市調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報銷限額,城鎮職工在職和退休人員門診費用政策范圍內最高報銷金額提高至1600元和2000元,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堅持健康為本,大病(大額)醫療保險提升醫療服務可及性
“一人患癌,全家困境”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家庭的寫照。我市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同步參加大病(大額)醫療保險,對參保患者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為罹患大病重病投保家庭撐起了希望。
目前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繳費標準為每人11元/月,報銷比例達92%;居民大病醫療費用補助繳費標準為每人75元/年,由居民醫保基金劃撥,按照具體金額分段報銷,最高報銷比例可達95%。大病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有效改善大病患者的醫療保障水平,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減輕患者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堅持關懷為本,長期護理保險解決失能護理難題
“母親年紀大了,去年還摔傷了腿,大部分時間都要臥床。基本都是我在照顧,可我也快70歲了,越來越吃力。”提起這些年照顧母親的日子,市民劉女士充滿感慨。“小”老人照顧“老”老人,是當下很多“失能家庭”的真實寫照。而我市實施的長期護理保險,解決失能人員護理難題。
秉承“用心照護、用愛互助”服務理念,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打造醫療康養高地,解決失能人員長期護理和日常照料難題,我市積極謀劃長期護理保險工作,于2019年10月正式啟動,2021年實現覆蓋全市參保人員。目前我市現有長護險定點服務機構157家,其中醫養機構37家、養老機構79家、居家機構41家。當前享受待遇22973人,全市累計享受待遇45042人,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堅持惠民為本,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去年,市民陳先生因煤氣燒傷在市工人醫院住院治療并身故,住院期間共計花費醫療費用233.34萬元,醫保統籌基金支付59.26萬元,個人負擔醫療費用174.08萬元。陳先生的配偶向“惠唐保”提交理賠申請,共收到“惠唐保”報銷金額87.19萬元,切實減輕了重病患者家庭負擔。
2022年3月1日,我市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惠唐保”正式啟動上線,銜接了基本醫療保險和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居民大病保險,具有保費低、保額高、保障全等特點,保費標準為每人129元/年,并推出了家庭共享免賠政策。“惠唐保”2022年全市參保53.92萬人,享受待遇26226人,賠付金額1.59億元,人均賠付金額6071.84元。2023年全市參保76.53萬人,目前已有6869人享受待遇,實際賠款1943.88萬元,人均賠付金額2829.93元。“惠唐保”的實施為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滿足群眾多樣化就醫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
堅持關愛為本 ,醫療救助保障體系解決“因病致貧”民生難題
為有效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因病棄醫”,我市全面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一是救助政策精準“入戶”。我市醫療救助公平覆蓋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因病致貧重病患者等7類醫療費用負擔較重的困難職工和城鄉居民,對個人繳費確有困難的群眾按規定給予分類資助。二是救助對象及時認定。為讓全市醫療救助對象及時享受待遇,市醫保、鄉村振興、民政相關部門,聯合建立醫療救助對象精準識別和數據共享工作機制,確保及時變更人員的醫療保障救助資格,使新增人員從次月起開始享受資格待遇,同時建立困難群眾參保臺賬,確保救助對象全部納入醫療救助保障范圍。三是救助基金即時結算。我市脫貧人口、返貧致貧人口、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低保邊緣家庭成員6類人群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可享受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患者出院結算只需繳納個人負擔部分,有效緩解了困難群眾的墊資壓力。
今年上半年,我市累計資助困難群眾參保10.59萬人,資助參保資金3443.06萬元;醫療救助幫扶政策惠及全市困難群眾就醫21.93萬人次,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4256.45萬元。
一條條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一項項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我市醫療保險體系不斷完善,織牢織密民生保障網,構建起多層次、寬領域、全民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目標初步實現,為人民群眾病有所醫奠定了制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