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的小麥品種加上適宜的生長環境,今年的小麥產量明顯好于往年!”6月17日下午,在豐南區岔河鎮蒲莊子村村東,看著眼前豐收在望的麥田,赫源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全民喜笑顏開。當日,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我市一年一度的“三夏”會戰拉開序幕,全市172.42萬畝小麥全面開鐮。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在蒲莊子村村東一望無際的金黃麥田里,收割機來回穿梭,將一排排整齊的小麥卷入機器,麥穗脫粒,裝車歸倉。收割后的麥田中,摟草機緩緩駛入,將打碎的秸稈匯聚成行,隨后而來的秸稈打捆機轟隆隆駛過,打包成方方正正的麥秸捆包。“清除麥秸不僅能凈化土壤,減少蟲害,有利于下茬玉米種植,秸稈也可以加工成飼料賣錢增加收入。”王全民告訴記者,赫源家庭農場共流轉土地1700多畝,其中小麥近千畝,“收完小麥直接播種玉米,預計19日左右就能全部完成收獲、播種工作。”
“去年冬天沒有極端低溫天氣出現,小麥死苗現象少。今年春季小麥返青后群體充足、個體健壯,加上今年氣溫、降雨適宜,灌漿期無干熱風影響,以及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和到位的田間管理,今年小麥總體長勢好于去年,預計畝產平均在600公斤左右。”豐南區農業農村局農業股股長王振峰表示。
據了解,為確保“三夏”小麥機收作業高質高效、協調有序開展,力爭用5天左右時間完成全市小麥搶收任務,今年我市預計投入聯合收割機5000臺左右。目前,全市已組建12個“三夏”生產包聯組、20支應急服務隊;設立高速接待服務站39個,“三夏”跨區服務站125個;設立加油保供點76個,農機維修網點39個;公開公布“三夏”值班熱線電話21部,落實生產指導、搶收搶種、烘干設備、接待服務、用油保供、機具維修等工作。
為全力保障夏糧顆粒歸倉,全市各縣(市、區)在切實落實好機具檢修、培訓、應急準備、麥田防火宣傳、物資儲備等“三夏”農機化生產前期準備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接待站和服務站點24小時值班值守工作,同時加強同當地交通運輸、公安、氣象、石油石化、環保等部門的溝通銜接,統籌開展機收、機播形勢會商。其中,玉田縣、蘆臺經濟開發區積極開展機收減損技術培訓,向農機大戶、機手宣傳“機收減損”技術措施;漢沽管理區組織開展小麥“機收減損”監測活動,營造關注支持機收減損濃厚氛圍;豐南區要求農機合作社、農機服務組織有序組織農機手開展收獲,增強安全意識、加快收獲進度;灤南縣細致安排部署應急搶收和機械搶修工作,保障異常情況下小麥應急搶收服務需求,扎實做好小麥搶收服務工作等。